axyw
栏目分类
你的位置:axyw > 新闻动态 > 时隔32年再回韶山,毛主席做的第一件事便是:请父老乡亲们吃饭
时隔32年再回韶山,毛主席做的第一件事便是:请父老乡亲们吃饭
发布日期:2025-02-05 07:44    点击次数:149

前言

图 | 老年毛主席

入夜,毛主席意犹未尽,难以入眠,在屋子里来回踱步沉思。

离开故乡韶山32年了,哪个奔波在外的游子不思念家乡呢?

往事尽在眼前,面对这心心念念的故园,自然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......

铮铮誓言,拳拳之心

1893年,毛主席生于湖南长沙湘潭县韶山冲。在家乡读书多年后,毛主席特别渴望见到外面的世界。

图 | 青年毛主席

年少时,毛主席选择拜别父母,独自一人踏上求学之路,终于走出了韶山,也慢慢走上了革命的道路。

那时,父母健在,广阔天地大有作为。在毛主席的生命中,韶山始终牵动着他的心。

1921年,毛主席回到韶山。那时,他肩负着向家人宣传革命思想的使命。在昏暗的油灯下,毛主席动员全家人搞革命。后来,他把毛泽覃、毛泽民、毛泽建等亲人带上了革命道路。

1925年,毛主席带着杨开慧和毛岸青、毛岸英两个孩子回到韶山。在短暂停留期间,毛主席进行了深入的农民运动考察,种下了革命的火种。

1927年1月,毛主席回到故乡韶山考察湖南的农民运动。

当时的韶山已经有了中共地下党员,农民运动也成了革命道路中的洪流。毛主席还发表了著名的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》。

期间,毛主席在故乡祠堂里发表演讲,号召乡亲们团结起来,一起参加革命,与封建势力抗争。

讲到动情之处,毛主席挥动着胳膊,说道:“父老乡亲们,革命不成功,我毛润之绝不会回来!”

这是在新中国成立前毛主席最后一次在故乡,等再回故乡已经是32年之后了。

图 | 毛主席在延安

1936年,在延安时毛主席和美国战地记者斯诺说过自己在故乡韶山的生活。当介绍到自己出生地时,他曾深情地说:“我于1893年出生在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........”

虽然只是一句简单的介绍,却体现了毛主席对故乡韶山深深地眷恋。

1949年,新中国成立。毛主席登上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宣告: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!”韶山的父老乡亲们为之骄傲和自豪,深切地期望毛主席能回家看看。

毛主席自己也希望能多回去看看,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初期,毛主席日理万机,忙于新中国的建设,没时间回去,只得把自己对故乡的思念深深埋藏在心里。

1950年4月,毛主席让长子毛岸英代替自己回韶山。

在毛岸英出发前,毛主席不仅让他跟着自己学习了一段时间的韶山话,还专门嘱咐他:“这次回去一定要谦虚,不能有架子,到了韶山不能骑马,要步行回家;还要去看看家里的亲人和革命前辈.......”

毛主席说得很仔细,毛岸英也认真地记在了心里。当毛岸英回来之时,毛主席专门问了儿子在韶山的事情,从家庭趣事到乡亲的生活,事无巨细。

在毛岸英牺牲后,毛主席心痛不已,对故乡的思念也更加重了。

图 | 毛主席和毛岸英

1954年,毛主席和叔叔毛继生在北戴河畅谈故乡趣事和变化。

1958年,毛主席堂弟毛泽普来北京开会,特地去中南海看了毛主席。毛主席对毛泽普说:“你回去和周小舟说一下,我想回韶山看看,希望建一个小房子,回去有个地方能住就行。”

毛泽普:“主席,您真的要回去了吗?”

毛主席说:“想回去看看,房子一定要简单,有个卫生间就行。”

毛泽普答应了。毛泽普回到长沙后,专门把这件事情报告给了周小舟,周小舟也开始为迎接毛主席回家做准备工作。

1959年上半年,罗瑞卿专门来过一次韶山,为毛主席回乡做调查。

虽然毛主席历经千帆,离开故乡几十年,但他却时刻眷恋着自己的故乡,那种浓浓的乡情一直萦绕在他的心怀。

宴请亲友,乐在其中

1959年6月25日,毛主席视察武汉工作结束后,在罗瑞卿、李银桥、周小舟等人的陪同下,回到了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冲。

毛主席一行人先是从长沙坐火车,因不能直达韶山,便改乘汽车。

当小汽车行驶在前往韶山的路上时,毛主席不停地看着窗外熟悉的风景,心潮澎湃。

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,汽车在村口停下。

毛主席下车后,先站在路边,深情地看了一会故乡的山水,才朝着村子里走去。

少时离家搞革命,时隔32年归来,情意深长。

毛主席回家的消息不胫而走,让整个韶山都沸腾了。

图 | 毛主席在韶山

为了好好和乡亲们相处,毛主席在来之前还咱们对罗瑞卿提过要求:

第一,不要专门派遣部队来韶山,自己是回老家,不是来打仗的。

第二,必须让自己行动自由,如果在自己家里都不安全,那全世界就没有安全的地方。

父老乡亲们奔走相告,兴高采烈。不到片刻,毛主席身边就来了很多乡亲,他们鼓掌、欢呼甚至是流泪,欢迎毛主席的到来。

毛主席心情激动,亲切地和乡亲们握手聊天,回应着乡亲们的热情,在场之人无不动容。

毛主席还风趣地工作人员说道:“你们去把这里的山神土地找来。”

等当地负责人毛继生和毛华松赶到时,毛主席还专门问了他们的工作情况,然后说出了想请乡亲们吃饭的想法。

图 | 毛主席和毛宇居

最后毛主席决定从自己的稿费里拿出一部分钱,交由恩师毛宇居,由他出面,宴请多年不见的亲友故人、革命老人、烈士家属等几十人。

在散步时,毛主席还专门和身边的李银桥说道:“我明天晚上请乡亲们吃饭,你不要阻拦,对待家人,一定要热情。我到乡亲们家里做客,乡亲们给我送吃的,你们也一定不要干涉。”

李银桥立即表态答应会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办。

晚宴开始,受邀的人都来了,他们情绪高涨,围坐在一起,促膝畅谈。

毛主席专门让恩师毛宇居在首席,然后起身和大家举杯,热情招待乡亲们。

相聚就餐,意在叙旧,毛主席更多的是和乡亲们一起谈故人往事、论英雄壮举、思旧日情感。

图 | 毛主席和乡亲们交谈

毛主席亲切地和乡亲们交谈着,一言一语尽是情意,让乡亲们尤为感动。

语不尽言,总之现场气氛十分感人。

这也是毛主席人生中吃得最全的一次团圆饭。

饭后,毛主席还专门和老人聊天,专门请他们给自己提意见,并称赞那些敢于讲实话真话的老人是老积极。

图 | 毛主席在乡亲家里做客

在乡亲们走后,毛主席还专门去走访了乡亲家里。

他和主人一起坐在凳子上,一边吸烟一边聊着家庭趣事,其他乡亲也赶过来,一起交谈,他们还经常被毛主席的幽默引得开怀大笑。

回到住所后,毛主席百感交集,毫无睡意,在屋子里来回踱步。

离开故乡32年,自己也从一个充满朝气的青年变为年过花甲的老人了。回首当年,自己风华正茂,挥斥方遒;而今故人何在?

过去,在党的领导下,奋不顾身地去反抗恶势力;而今可指点江山,投身建设可爱的山河,但是这样的胜利来之不易啊!

毛主席一时满怀激情,挥笔写下动人的诗篇《七律·到韶山》:“别梦依稀咒逝川,故园三十二年前。红旗卷起农奴戟,黑手高悬霸主鞭.......”

韶山寻梦,追忆往昔

次日清晨,毛主席醒得很早。未吃早饭,在简单洗漱过后,便出门了,他和身边人说要去给父母扫墓。

图 | 毛主席父母

对于父母,毛主席虽然很少提及,但是感情却很真挚。当年父母病逝时,让毛主席的内心十分悲痛。

母亲去世时,毛主席写下了一生中最长的诗篇《四言诗·祭母文》。在祭文中,毛主席悲痛地写道:“呜呼吾母,遽然而死......”字里行间都倾注了毛主席对失去母亲的痛惜。

母亲去世后,毛主席还专门把无比伤心的父亲接到长沙照顾,安慰父亲,还专门一起去照相馆照了相。

不久,父亲去世时,毛主席虽然不在身边,但也是悲痛异常。

在去往父母墓地小路上,毛主席拿着一根小棍子,走在最前面,一路上都没有说话。

在经过一段铺满杂草的乡间小路后,目的地到了。

图 | 毛主席扫墓

毛主席父母的墓地是用黄土新修过,坟冢不高,后侧有一块石碑。

毛主席到了父母墓前,献上了一束松枝,然后深深鞠了三个躬,然后说道:“前人辛苦,后人幸福,以后我还会回来的。”

在下山途中,毛主席还和身边的罗瑞卿说:“我们共产党是唯物主义者,不信鬼神,但面对父母、亲友、师长、人民等,还是得认啊!”

离开父母墓地后,毛主席和身边的人边走边聊,一路来到了自己的故居前。

图 | 毛主席和乡亲们在故居前

此时的故居前早就聚满了人,再加上毛主席特意嘱咐不能阻拦,人多得可谓是人山人海。

毛主席高兴得和乡亲们招手致意,而乡亲们对毛主席的热情是一浪高过一浪,他们争先恐后地上前和毛主席握手。

据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回忆,当天天气炎热,再加上太多的乡亲们要和毛主席握手,在大概半个小时后,毛主席的手都被握得有些红肿,但是毛主席也没有拒绝乡亲们的意思。

后来还是工作人员出面委婉劝说那些乡亲们,才“解救”了毛主席。

图 | 毛主席与乡亲们交谈

之前毛主席专门交代过有关部门,他的故居不许花钱修饰。

毛主席走进故居后,发现屋内的陈设依然保持着当年的模样,满意地点了点头。

毛主席的故居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民居,和韶山其他的房屋并没有什么区别,只是土墙在整体修缮后稍微加高了一点。

毛主席以主人的身份和身边人介绍自己的故居,告诉他们哪个房间是谁住过的,哪些旧家具是做什么的,墙上的照片里都有些什么人,什么时候拍的.......

在父母的房间,毛主席看着墙上父母的照片,沉思良久,对身边人说道:“我父亲得的是伤寒病,我母亲也只是颈上长了一个包,那是过去......如果是现在,可能他们都不会死。”说完,毛主席一脸落寞。

来到毛泽民和毛泽覃当年的房间,可惜两人也早已牺牲多年。

在和杨开慧曾经住过的房间,毛主席伫立良久,可能当时他想到了他的“骄杨”。

走到打谷场时,毛主席和身边人介绍了自己小时候帮助家里收割庄稼的趣事。

在屋前的池塘边,毛主席看着塘边的青草茂盛,池水清澈,会心一笑,可能想到了孩童时代,他尽情地在池塘里嬉戏玩耍,那是多么快乐......

图 | 毛主席与小学生合影

毛主席一行人在故居前合影留念后,就去了韶山的学校,看望孩子们。

毛主席刚走到校园里,正在上课的师生们就快速跑出教室,把毛主席团团围住,拉住毛主席的手亲切异常。

这些“小老乡”只是在照片上见过毛主席,还从未亲眼见过这位伟大的“亲人”呢。

老师搬来了凳子,孩子们拉着毛主席坐下,一起问毛主席问题,毛主席也问道了这群孩子的学习和生活。

其中一个孩子还给毛主席戴上了红领巾,毛主席非常高兴,说道:“我要把这个红领巾带走,有了它啊,我就又变年轻了,成少先队员了。”

孩子们和毛主席挤得很紧,有两个孩子依偎在毛主席怀里,有的孩子抱着毛主席的胳膊,还有的在背后踮起脚尖,搂着毛主席的脖子.......

毛主席明显有些招架不住了,但还是舍不得离开,也许对于毛主席来说,这样能享受孩子们温存的美好时光有些太少了。

可谓闲情逸致,乐在其中矣!

回到住所,毛主席吃完饭就去了韶山滴水洞水库。

来到水库边,毛主席情不自禁地赞叹:一眼望去,波光粼粼,比起儿时戏水的小池塘简直好太多了。

在探查过水库的情况之后,毛主席兴致勃勃,决定下水游泳。

只见他时而击水,双臂像雄鹰一样在水中搏击;时而踩水,闲庭信步,就像在陆地上行走;时而仰面游泳,像躺在水面睡觉一样,游得好不快活!

游泳上岸后,毛主席对周小舟说道:“小舟,这里很安静啊。我以后退休了,就在这块给我搭几间茅草屋,以后省里开会了,那些领导也能来这里休息。”

由于工作繁忙,在韶山待了仅仅3天,毛主席决定离开。

得知毛主席要离开了,乡亲们扶老携幼来给毛主席送行。乡亲们都提出想要和毛主席合影,毛主席同意了,积极配合前来送行的乡亲们。

合影时,毛主席还鼓励乡亲们,要努力生产,搞好韶山的建设。

随着送行的人越来越多,惜别之情也越来越浓。

毛主席一行人慢慢朝着村外走,乡亲们也越来越来,送了一程又一程,毛主席不断回头挥手,不忍离去。

工作人员对毛主席说道:“主席,您上车吧,您不上车,乡亲们是不肯走的。”

毛主席上车后,汽车慢慢开动。

乡亲们依然舍不得离去,跟在汽车后面招手呼唤,毛主席也一直把头探出窗外,向着乡亲们招手。在汽车开出很远后,乡亲们依然在路边眺望......

就这样,毛主席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韶山。

1966年6月,毛主席再次回到了韶山,也是毛主席生命中的最后一次。

图 | 滴水洞

当看到滴水洞已经修建了房屋,毛主席对身边人说:“这里是个好地方啊,我小时候在这里放牛、砍柴,还和小伙伴们打过架,去上学的时候也经过这里......”

这次毛主席回来,在滴水洞居住了11天。在这11天里,毛主席过得很俭朴,俭朴到让身边的工作人员都觉得心酸。

毛主席也很沉默,没有人能猜透毛主席在想什么,可能他想过在这里隐居吧。

期间,毛主席曾经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道:“要把房子看好啊,以后有机会,我还是要回来的。”

可是这次毛主席食言了。

1976年9月某天,湖南的领导接到了要接待毛主席回韶山休养的工作。在等了几天之后,又接到消息说是不来了。

后来,他们就听到了毛主席去世的噩耗,顿时泪如雨下。

晚年的毛主席曾不止一次和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过:“人嘛,要讲究落叶归根。我一直都很想韶山,很想我的母亲。我的母亲是个非常善良的人,我永远也不能忘记她啊。”

图 | 李讷

临终前,毛主席也和女儿李讷说过要他回韶山看看。

由于种种原因,毛主席的愿望最终未能实现。

1984年,在毛主席去世8年之后,他的小女儿李讷终于完成了父亲的遗愿:“回韶山看看!”



上一篇:饮食上一个小改变,仅3个月体重、血糖、心血管都更健康了
下一篇:天兵科技在郑州成立航天工业公司 注册资本1亿
友情链接:

Powered by axyw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